從Cult之王到大片擔當,還是他瘋啊!

2023-07-10 12:36來源:據(jù)說娛樂 分類: 電影收藏
時光撰稿人 | 小艮 在電影中尋找生活的更多可能。


最近的電影市場非常熱鬧,《消失的她》帶動大盤,《八角籠中》以誠破局,《長安三萬里》則打造了盛唐的大氣磅礴,激起吟詩風潮。


此前備受期待的《掃毒3:人在天涯》則稍顯落寞。


即便口碑一般,但本片依舊非常重要。


它將港式大片在動作層面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,影片在故事之外的春秋筆法也值得細讀


而聊這部電影,必須要重點介紹他的導演:邱禮濤。


《掃毒3:人在天涯》


從Cult之王到大片擔當,還是他瘋?。? title=


今年是《掃毒1》上映10周年。


直到現(xiàn)在,片中的不少名場面還在被網(wǎng)友們津津樂道。


從Cult之王到大片擔當,還是他瘋??!


除了主角,本片也塑造出了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反派:八面佛


從Cult之王到大片擔當,還是他瘋?。? title=


從某種意義上說,《掃毒1》已經(jīng)是很多影迷心中的港片經(jīng)典。


相比于陳木勝的穩(wěn)健與細膩,邱禮濤接手后的作品則呈現(xiàn)出了另一種樣貌:恢弘,瘋狂,具有微言大義。


從Cult之王到大片擔當,還是他瘋?。? title=

掃毒尋蹤


很明顯,《掃毒3:人在天涯》(下簡稱《掃毒3》)就是沖著A級大片去做的。


它最大看點就是層層升級的動作場面


影片開場不久就是一段緊張刺激的槍戰(zhàn),隨著劇情的展開,追車、爆破輪番上演。


尤其是終局之戰(zhàn),已經(jīng)達到了“小型戰(zhàn)爭”的規(guī)模,飛機轟炸、炮火連天,這是以往港式大片少有的壯闊慘烈氣象。


從Cult之王到大片擔當,還是他瘋??!


此外,劇組大膽使用了真槍、真炮。


據(jù)統(tǒng)計,全片使用的真實槍械竟然有18種之多。


從Cult之王到大片擔當,還是他瘋??!

從Cult之王到大片擔當,還是他瘋啊!


相比之下,故事就簡單太多。


《掃毒3》講的是警察臥底于毒梟集團,并與警方里應外合從而將其一舉殲滅的始末。


臥底如何取信于人,他們又將經(jīng)歷怎樣的內(nèi)心掙扎、天人交戰(zhàn),這些內(nèi)容,《掃毒3》均是一筆帶過。


當然,邱禮濤也有交代,比如張建興郭富城選擇做臥底是出于自愿,他喜歡在黑與白、善與惡之間來回切換的刺激。


從Cult之王到大片擔當,還是他瘋?。? title=


從此處設(shè)計也能看出來,邱禮濤接手這個系列后,有著解構(gòu)《掃毒》以及臥底電影的意圖。


拍《掃毒2》時,故事?lián)Q了,三個主角換了兩位,影片跟前作幾乎沒什么關(guān)系。


他是想借地藏古天樂 飾)余順天劉德華 飾)的決裂,來隱喻民眾在觀點或立場上愈加分裂的現(xiàn)象。


從Cult之王到大片擔當,還是他瘋??!


再到《掃毒3》,影片又有對前作的重寫甚至是反寫。


從掃毒的鏈條來看,邱禮濤選擇去追根溯源,去呈現(xiàn)生產(chǎn)毒品的村寨的生態(tài)。


而不少一閃而過的臺詞諸如“我很想念香港”,亦有著解讀空間。


人設(shè)上,他更是讓劉青云出演大反派康素差,并著重突出反派之間的兄弟情誼,這些內(nèi)容明顯是《掃毒1》的“反面”。


從Cult之王到大片擔當,還是他瘋啊!


綜合來看,邱禮濤執(zhí)行力極強,且頗有想法,他既能打造驚心動魄的視覺效果,又能在夾縫之間堅持表達。


這或許就是他能一再執(zhí)導港式大片的根本原因。


他又是如何成長起來的呢?


從Cult之王到大片擔當,還是他瘋?。? title=

快手之王與知識分子


一直以來,邱禮濤都是老板最喜歡的那類電影人。


原因很簡單:手快,活好,投資回報率高。


能擁有這種能力,跟他的成長經(jīng)歷不無關(guān)系。


邱禮濤從小體弱,家人照料有加,并希望他能做比較安全的文職。


他卻一直憋著一股勁兒,想沖破肉體的束縛。


從Cult之王到大片擔當,還是他瘋?。? title=


后來,他就讀于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專業(yè),先后拿下了碩士與博士學位;還在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攻讀電影。


投身電影行業(yè)后,他在片場做過幾乎所有工種:助理編導、攝影、剪輯、編劇、導演……


影片類型,生冷不忌。


最開始,他因攝影師的身份在影壇小有名氣,留下代表作《法內(nèi)情》《神算》等。


從Cult之王到大片擔當,還是他瘋??!


但,他的骨子里又是一位知識分子。


他寫過一本名為《一個電影導演的文化思考與實踐》的專著,記錄自己的志趣與追求。


縱觀邱禮濤的作品,可以總結(jié)出兩大特征:社會性人文關(guān)懷。


比如《的士判官》,關(guān)注的士司機拒載、漫天要價的現(xiàn)象;比如《性工作者十日談》,他用去獵奇化的視角,以平視的角度呈現(xiàn)性工作者們的日常。


從Cult之王到大片擔當,還是他瘋啊!


而他給自己的定位就是“打工人”,接了一份工,做好一件事。


他沒有很多表達者的包袱與負累,唯一夢想就是泡在片場,能不停拍電影就是最大的幸運。


當然也有博弈游戲,比如拍幾部老板想要的商業(yè)片,換一部有獨特表達的作品。


因為這種執(zhí)行力與堅韌,他終于被更多有識之士看到,從而改變了職業(yè)生涯。


轉(zhuǎn)折點即為《拆彈專家》。


從Cult之王到大片擔當,還是他瘋??!

港式大片領(lǐng)軍人


從《拆彈專家》開始,邱禮濤開始掌控高成本商業(yè)片。


在越來越宏大的場景里,他一方面做好打工人,提供炸裂的、想象力爆棚的視覺奇觀;另一面又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瘋狂與憤怒。


比如《掃毒2》,這是一部極具沖擊力的作品。


尤其是終極決戰(zhàn),地藏與順天在中環(huán)地鐵飆車,其兇悍與激烈程度配得上“天地對決”的名頭。



  

評論0條評論)

全部評論